中文|英文
东华大学原创话剧《钱宝钧》计划9月公演 剧本已通过审定 排演暑假进行中
发布人:侯恺  发布时间:2019-04-28   浏览次数:953

近日,东华大学原创话剧《钱宝钧》剧本创作委员会会议在延安路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钱宝钧先生的小女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钱敏平教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助理王力力,话剧剧本指导、上海戏剧学院创作中心主任陆军教授,话剧排演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导演滕学坤,我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档案馆、团委及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部处学院负责人,东华大学原创话剧《钱宝钧》剧本创作委员会委员,剧本创作工作组成员,剧本主创人员及排演演员代表,社会媒体记者代表等60余人参会。会议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邱登梅主持。

钱宝钧是我国化学纤维学科奠基人,高分子纤维科学家、教育家,曾担任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中国纺织大学名誉校长,为我国纤维科学及纺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钱老一生专注纺织事业发展、关心学校建设、关爱师生成长,设立“五爱”奖学金(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并将毕生积蓄捐作学校的科研教学奖励基金。徐匡迪院士曾题词“一代良师,桃李天下。五爱精神,光照千秋”。

(注:东华大学原创话剧《钱宝钧》剧本创作委员会会议现场)

为进一步弘扬钱老精神、传承优秀师德师风,学校党委决定启动东华大学原创话剧《钱宝钧》的创作工作。据悉,作为上海高校“大师剧”重点建设项目,为保证剧本创作质量、更好地弘扬钱宝钧先生的故事与精神,剧本创作采用“主管部门指导、专业团队创作、教授委员会咨询”的模式,剧本由上海戏剧学院创作中心主任陆军教授团队进行具体创作,反复修改话剧大纲及剧本;由钱老亲属、学生以及熟悉钱老的教授代表及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整理回顾钱老的事迹并对剧本创作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抽调中青年教师骨干成立工作组提供史料梳理、人物访谈等创作服务。会上,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邱登梅汇报了剧本创作背景和剧本创作进展,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戴蓉介绍了学院参与剧本创作的情况。

陆军从剧本指导的角度畅谈了创作感受。他感谢东华大学的全力支持和钱敏平教授的悉心指导,并表示,通过剧本创作,团队深切感受了钱老的报国情怀、科学精神、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并深受感染,用话剧的形式演绎、传承钱老故事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极具价值。陆军强调,“十年磨一戏”,《钱宝钧》这部戏的题材是永恒的,因为它是一名校长的戏,是一位科学家、教育家的戏,是一个大写的中国人的戏,饱含鲜活故事能直击受众内心。话剧剧本《钱宝钧》(第22稿)又名《衣被天下》)已获2015年全国校园戏剧剧本征稿比赛一等奖,相信在东华大学党委和话剧创作团队的持续努力下,这部戏会越改越好。滕学坤从话剧导演的视角表示,通过对《钱宝钧》剧本的阅读,深深体会到这部戏尤其具有推广价值,应让更多的人知道钱宝钧的五爱精神和东华大学所作的贡献。如今,这部戏从剧本创作进入到二度创作,需要根据舞台呈现进行进一步的艺术处理,排演团队任务重、压力大,需要在排练磨合过程中克服困难、统一思路,他会带领团队学习钱老精神组织好排演工作,希望通过这部戏的排演向钱宝钧那一代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致敬。

(注:陆军教授(左)及滕学坤导演在会上讲话)

钱敏平教授谈到,《钱宝钧》话剧剧本创作以及反复修改的过程让她非常感动,感谢东华大学党委对话剧创作的支持与投入,感谢上戏陆军教授团队所作贡献。钱教授表示,父亲是生活在祖国的苦难、革命、战争、解放、文革、改革开放等整个激烈变动时代中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和整个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联。父亲那代人传承了中华几千年文化中士大夫的优秀品质,他们内心想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一直就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总是把国家民族大义放在前面。父亲去世后的近二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父亲那代人身上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的国家会更有希望。钱敏平教授同时强调,个人再伟大,相对于历史而言,都是平凡的,父亲是个普通人,希望话剧在舞台呈现时能表现出真实的父亲并突出父亲那一代人,体现那个时代。她愿意为这部剧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全力支持配合本剧的创作。

(注:钱敏平教授在会上讲话)

王力力在会上表示,根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决定,今年在上海高校中重点遴选和支持若干“大师剧”建设,东华大学原创话剧《钱宝钧》是重点项目之一。钱老身上折射出的是一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对祖国的忠诚、对教育的热爱,把他们的事迹转化为艺术形式,传达给青年教师和学生,既是一次精神洗礼和教育,也是对校园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强强合作”,剧本从无到有,到今天达成各方共识非常不易,为其他高校“大师剧”的建设创立了示范。

刘淑慧最后在会上讲话,她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对一年多来为学校原创话剧《钱宝钧》剧本创作付出巨大心血的所有老师及各方人员表示感谢。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学校除了多次组织召开剧本创作委员会会议、行业专家的故事访谈会、业界专家的剧本研讨会等外,还协调上戏专家等剧本创作工作组成员结合史料梳理,多次深入实地采访学校老领导、钱宝钧先生的同事、学生及亲属代表。刘淑慧指出,原创话剧《钱宝钧》得到了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的大力支持,学校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这部剧的创作,本剧的创作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希望本剧能够成为持续传承、弘扬钱老高尚师德师风的校园文化品牌。刘淑慧强调,目前话剧的剧本创作工作已完成,暑假话剧进入的是排演关键阶段,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话剧排演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和学院参与协作,同时还设立话剧排演工作小组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话剧《钱宝钧》着力塑造、展现的是钱老及老一代东华人的故事和精神,学校要代代相传演好这部戏,师生要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刘淑慧还对参演师生提出了要求,由于创作进度需要,本次排练安排在暑假进行,希望工作组和排演组成员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到排演工作中,力争在今年教师节前后向全校师生展示好这部反映东华人精神的“大师剧”。

会上,剧本创作委员会委员对提交的剧本内容进行了审定,一致原则性通过,并对话剧排演工作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注:剧本创作期间,学校协调创作团队通过座谈会、研讨会、访谈会等形式多次听取老领导、

钱老亲属、熟悉钱老的学生等意见,并学习借鉴兄弟院校优秀剧目创作经验。)


附:钱宝钧先生简介

(注:钱宝钧先生晚年在灯下伏案工作)

钱宝钧(1907-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和纤维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化纤专业教育的创建人之一,首届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光华奖)获得者。

钱先生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5年考取“庚款”留学英国,1937年获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化学系硕士学位,回国后从事纤维科学研究和高等纺织教育事业,历任金陵大学化工系教授、上海公益纺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华东纺织工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纺织大学教授、名誉校长,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

钱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创了我国以棉绒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研究,曾解决我国第一家万吨级粘胶帘子线厂工艺技术上的不少难题,六十年代起他在华东纺织工学院筹建化学纤维及高分子专业,并建立了化学纤维研究所及实验工厂,使之成为我国最早的培养从事化纤研究以及从事化纤工业的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长期以来,他在化学纤维成形工艺和理论、纤维结构与性能、纤维的热机械分析、大分子缠结、腈纶纤维及腈纶基碳纤维、冻胶纺高性能纤维等科研领域上取得了许多显著的、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重要成果,并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多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他的学术论著丰硕,曾任“国际聚合物加工杂志”、“国际聚合物工程杂志”编委,“高分子学报”和“高分子通报”编委及顾问等,多次在国际化纤会议、国际高分子加工年会、全国高分子学术年会等作大会邀请报告,出访国外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作学术报告,是一位蜚声中外,深受人们尊重的学者。

钱先生学识渊博而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而提携后学,他的学生可谓桃李逾九洲,他为国家在化纤科技界和工业界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他为人师表而无私奉献,曾捐款设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奖学金,他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热爱事业和生活的普通人,他一直不倦工作至九十高龄,老而弥笃志且益坚,将毕生积蓄捐作学校的科研教学奖励基金。